Episodes
Friday Jan 01, 2021
Friday Jan 01, 2021
好奇COVID-19疫情如何影響美國生技業的求職狀況嗎?這集我們邀請到在2020年疫情期間找到第一份業界工作的Meredith,她將分享疫情期間找工作的情況,以及找第一份業界工作的考量與抉擇。
分段重點:
(00:58) - 講者介紹
(01:30) - 疫情期間找工作,有這麼特別嗎!?
(03:35) - 線上面試的難處與解方
(07:00) - 更多疫情期間找工作的建議
(08:34) - 小公司的架構與特色與吸引人之處
(13:35) - 選擇第一份業界工作的考量與抉擇?
(16:06) - 給予生技人找第一份工作的建議
(17:20) - 對業界興趣的萌芽與成長
(20:15) - 畢業後,業界或學界怎麼選?
(21:45) - 博後期間如何累積進入業界的動能
(26:15) - 職場新鮮人給五年後的自己的期許
我們的信箱:tmrbiotech.moments@gmail.com
Tuesday Dec 15, 2020
Tuesday Dec 15, 2020
本集邀請到藥物代謝動力學的專家,李文機博士(Dr. Frank Lee)來分享其豐富的製藥職涯發展經驗及人生故事。李博士在國際藥廠累積40多年的新藥開發實戰經驗並曾參與開發過15個成功上市的新藥;於2012年從美國武田製藥(Takeda Pharmaceutical Company)退休,時任DMPK(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部門的 VP。此後,李博士退而不休,深感家鄉台灣的生技產業發展的需求, 回台成立「全福生物科技」(BRIM Biotechnology)目前是全福生物科技的策略長。李博士在節目中除了大方分享對藥物代謝動力學在新藥開發上的重要角色及智慧結晶外,更展現了身為「生醫製藥領域」領導者的心胸及眼光,並啟發年輕一代如何能成功地在生醫領域站穩腳步創業的祕訣!希望能帶給《生技來一刻》的聽眾對於生醫新創領域另一面不同的思考方向!
分段簡介:
求學經歷、進入美國生技產業、找到興趣志向所在的契機 (2:10)
由西到東,進入三角研究園(Research Triangle Park)展開國際藥廠藥物研發經歷 (7:50)
藥物代謝動力學在新藥開發扮演的角色及其重要性 (10:25)
進入「藥物代謝動力學部門」所需具備的技能及特質為何? (15:00)
職涯規劃的優先次序及成為領導者的特質與條件 (18:00)
高階主管領導者看重的團隊特質? (30:15)
退休後,回台創業的初衷 (33:35)
如何預備自己投入台灣或美國的生技產業新創領域 (35:55)
資深生醫前輩退休後的職涯期許及規劃 (43:20)
歡迎來信到:tmrbiotech.moments@gmail.com
Tuesday Dec 01, 2020
Tuesday Dec 01, 2020
除了博士訓練之外,與疾病、藥物和臨床密切相關的生技製藥產業,也相當重視有醫學專業訓練的醫生。這集我們邀請到最近踏入製藥相關產業的 Starr,除了跟我們分享他當臨床醫師的職涯經驗、在考慮業界工作時的選擇,以及後來進入 Clinical Development 這個領域的心得之外,也談到相關的面試經驗。美國的 networking 和 informational interview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不論你是考慮到海外工作的醫事人員, 或是正經歷探索職涯階段、想知道如何 networking 的朋友,不要錯過喔!
分段重點:
(1:58) - 簡介公衛碩士 MPH
(3:45) - MD在海外/美國的選擇
(7:46) - Career options for MDs
(9:10) - 業界的工作選項 (Consulting, Medical Affairs, PV, etc.)
(17:13) - 台灣的臨床試驗
(18:16) - 藥廠的Clinical Development
(20:39) - 所需技能 & qualifications
(23:58) - 面試經歷
(24:51) - Day-to-day 工作內容
(31:17) - 台灣發展Clinical Development的機會
(34:26) - 對學弟妹的建議
(36:32) - Informational Interview & Networking
(43:01) - 未來的發展與期許
歡迎來信到:tmrbiotech.moments@gmail.com
Sunday Nov 15, 2020
Sunday Nov 15, 2020
這集的來賓 Mike,從 neuroscience 博班畢業後,踏上半路轉職成為軟體工程師的航道。
今年八月他開始在跨國型藥廠擔任資料科學家,負責自動化處理研發階段中產出的顯微影像。這一集,Mike 除了分享他對於軟體技術人才尋找製藥業工作的前景的觀察。成功從 wet lab 轉 dry lab 的他也會無私分享他決定轉職的契機,並且給予想轉職的生技人經驗分享與建議。
分段重點:
(1:10) - AI 在藥物開發中的角色
(5:25) - 細胞影像處理於藥廠和學界的異同
(11:55) - 軟體工程師於藥廠中的project型態
(19:00) - 軟體人才在藥廠的就業市場觀察與求職經歷
(24:49) - AI 在生物研究裡的比喻
(28:50) - wet lab 轉行 dry lab 的經驗分享
(35:39) - 給想轉行 dry lab 的生技人的三個建議
(45:48) - 對自己未來五年的期許
歡迎來信到:tmrbiotech.moments@gmail.com
Sunday Nov 01, 2020
Sunday Nov 01, 2020
本集請目前在輝瑞藥廠 Emerging Science Biology and Target Science 任職 Director 的蔣先慧博士分享近二十年的職涯規劃心得、新藥研發第一步標的選擇(target identification)的重要性,以及她招聘時所看重的特質。
分段重點:
出國留學的初衷和面臨的挑戰 (1:39)
遇見人生的第一個貴人(4:52)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 mentor (6:25)
人生的第二位貴人 (9:13)
Mentor-mentee relationship (10:54)
藥廠的合作文化 (13:51)
領袖特質 (16:28)
招聘時看重的面試者特質 (19:08)
標的確認在新藥開發時的角色 (25:51)
如何保持競爭力也能莫忘初衷 (31:09)
如何面對職涯路上的低潮 (33:25)
對未來十年的期許 (37:13)
如何讓台美生技人更國際化 (40:40)
經濟不景氣下如何讓自己保持競爭力 (43:44)
我們的信箱:tmrbiotech.moments@gmail.com
Thursday Oct 15, 2020
Thursday Oct 15, 2020
Entry level 第一集帶大家來認識一個新藥誕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流程-臨床試驗 (clinical trial)。目前正在藥廠擔任 Clinical Research Scientist (CRS) 的 Margaret 將從她的角度,與大家分享針對臨床試驗的個人觀察,並整理出普遍性的見解,希望能讓聽眾更了解臨床試驗在新藥開發中的關鍵角色。
本集分段重點:
(1:31) - 新藥開發的流程簡介
(5:00) - CRS 在這之中的角色
(16:00) - CRS 的 day-to-day life?
(21:22) - 要如何才能成為一位 CRS?
我們的信箱:tmrbiotech.moments@gmail.com
Monday Sep 14, 2020
Monday Sep 14, 2020
什麼!BTBA 推出了 podcast?快來聽聽兩位主持人範恩和 Yvonne 來說說 BTBA 決定製作 podcast 的緣由,還有對這個新企劃未來的期許吧!
新手上路,請多指教,有任何建議歡迎寄信到:tmrbiotech.moments@gmail.com